全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资讯> 校园动态 > 内容详情

闽南文化进校园,方言吟出古今诗

来源: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27日

闽南文化进校园,方言吟出古今诗

 

1025日下午,由中国民主促进会泉州市委员会,泉州市新海路闽南文化保护中心主办,泉州市明新华侨中学,泉州市泉中职业中专学校承办的“古诗泉州方言吟唱进校园开班仪式”,在该校正式启动。


参加这次活动的有,中国民主促进会泉州市委员会主委庄宝玲女士,泉州市新海路闽南文化保护中心龚勤勤主任,鲤城区常泰街道党工委宣委张伟雄,泉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责任督学陈谦及泉州著名民俗专家傳孙义老先生等。

仪式上,泉州明新华侨中学,泉中职校张上建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词,他指出随着开放改革的发展变化,闽南地区有大量的外来员工涌入,外来工子弟在学校中的占比高达80%。要让这些外来工子女迅速地融入闽南大家庭,成为闽南建设的主人翁,那么语言的沟通是重要的一环。闽南方言,是我国古代中原文化的活化石,是唐朝河洛语言的传承,是国务院确认泉州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开创学生研究性学习与教师创新型教学改革的活动中,让学科教学和闽南文化进校园完美对接,是办好我校特色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新内容。一定要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抓落实。

中国民主促进会泉州市委员会主委曾宝玲女士深情款款地说,我们都是闽南人,对闽南文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血缘情结。可以概括为三心两意,三心是,细心呵护,热心指导,精心培育。两意是,意在传承,意在创新。我们要像保护我们的祖宗衍派一样保护好闽南文化。


主办方之一的龚勤勤主任也信心满满地说,各级领导部门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像中新网2017年全国社区春节晚会,像常泰街道的“艺术节——对山风”,我们都有出色的表现。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要不懈地,认真地去做。

常泰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张伟雄,是个风趣幽默的汉子,他说,现在社会上女孩子追歌星,追影星,追得很疯狂。但是台湾媒体追到泉州来,却是追我们的傅老先生,为的是亲耳眝听,亲眼看到傳老先生用正宗地道的泉州方言,深情吟诵古诗歌。他的一通发言,把大家都逗笑了,也使整个会场充满了欢乐喜庆的气氛。

仪式上,泉州民俗专家,泉州电视台方言顾问,泉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泉州歌诀传承人傳孙义老先生即席发表了专业性很强的专题演讲,他从泉州方言与唐朝河洛文化的历史渊源讲起,阐述了用泉州方言吟唱古诗歌原汁原味的四个标准。傅老先生生气勃勃地即兴表演了用泉州方言吟唱的古诗歌,有王维的《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阳关三叠)》,孟郊的《游子吟》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作品,傅老先生气沉丹田,声发印堂,抑扬顿挫,声若洪钟。他的表演专业到位,字字珠玑,让在座的人都沉醉其中,沐浴了一堂庄严肃穆的闽南文化洗礼。是一次极其难得的艺术盛宴。

本次活动安排得周全圆满,既有常泰街道党工委负责思想宣传工作的党委成员,明新泉中的校级领导挂帅,又有学校中层干部,年段长,学生代表参加,还有学生家长代表与会,特别是初一年四班学生代表的发言十分感人,作为传承主体,她们对闽南文化的热爱溢于言表,是我们工作的希望和未来。


通过这次活动,也凸显出政府和学校对闽南文化进校园,传承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心。我们衷心希望这枝含苞待放的花蕾,在泉州鲤城大地,江南新区土壤绽放出诱人的花香,结出令人骄傲的果实。

    泉州市明新华侨中学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泉州市明新华侨中学 闽ICP备14018557号-1

学校地址:泉州市鲤城区江南大街686号 电话:0595-22452850 22423131